2025
五月

14

796

【天主教教会史】|朝圣之途第三十八集:第二世纪护教学者:圣依勒內、柯勒孟和奧利振

1231231

 各位听众朋友,您好!我是陈婷,很高兴您能够继续抽空持续性的收听《朝圣之途》这个节目。今天的节目内容,我仍然要继续按照天主教教会历史的发展为您做简明扼要的报道。上星期在节目当中,我们为您介绍的是教会初期的教父们及护教文学兴起的经过。

    在今天的节目中,我们要为您介绍的是公元第二世纪中著名的护教学者们。第一位要介绍的是圣依勒内。

  圣依勒内是一位怎么样的人物呢?他在公元135年左右出生于雅纳雅省的斯米纳。父母都是教友,从小他就非常热心。在他幼年的时候就认识了斯米纳的圣鲍里加布主教。他曾经自己描述过,在他15岁的时候,常常跟许多同学们围坐在圣鲍里加布主教的周围,听圣鲍里加布主教谈论和若望宗徒和其他亲身见过耶稣基督的门徒们的谈话。这些事深深的刻印在他心里。

  所以,他曾经写下过这样的一段话:我在幼年时所学习的和我心灵一起长大,而和他已经结合成一个了。所以圣教会把依勒内当做宗徒传统的直接见证人。他的学问很渊博,对希腊哲学的造诣相当深。他也精通教义,而且为人正直,富有仁爱。依勒内从他的诞生地小亚细亚到罗马,再从罗马到高卢的里昂。里昂就是现在的法国境内。

  公元177年,圣宝丹的主教以90岁高龄殉教。以后,依勒内被选为继位者。他为了给当地的人宣传福音,就学习了他们的语言。依勒内这个名字在希腊文中解释为平安。他也真的是名副其实,到处显露出伟大的心胸。做一位和平的使者,缓和了教会之间的冲突。

  他可以说是小亚细亚、罗马以及西欧三个文化的结晶。他衷情的执行主教的圣职,领导教友们修德行善。这位伟大的传教主教,在他每天忙碌的工作中,竟然还能够找出时间写了许多著作。他用高卢文写了《传教宣讲论》,还写了著名的《护教书》,对错误的诺斯底派学说的说明和驳斥。

  这部书是用希腊文写成的,共有5大册。圣依勒内的主要贡献是在圣传方面。那么什么是圣传呢?所谓的圣传,指的是圣教会内生活的传统教义而言。圣传保证了信仰的标准,对于信仰上一切基本的问题提供了正确的答案。让我们举个例子来为你说明:诺斯底派主张神秘或为之主义,主张人绝对不能认识天主;他们自夸认识了秘密的道理,普通人所不知道的知识,因着这个知识,人才能够得救;又主张心物二元论,精神与物质是绝对对立的,物质是恶的,精神才是善的。天主只是纯精神体,跟物质丝毫没有关系;所以物质世界不是天主造的,而是由更低级的神造的。诺斯底派在伦理方面也形成了两个极端:不是过激的苦修主义就是极端为所欲为的享乐主义。

    依勒内在他的书里面把他们的错误一条一条的列出来,同时也一一的加以反驳。依勒内说,异端的错误是怎么来的呢?正是来自有人想用人的理智来懂得天主和他的奥迹。人固然不能用理性的能力来了解天主,但是天主借着降生的奥迹启示给了我们,也就是他所爱的众人。他还说,我们人已经被基督救赎了,祝圣了。假如说肉体没有得救,也就是说上主没有将我们赎回。我们天主教的哲学、神学、社会学都一向认为,人的身心、精神和肉体是一个不可分的整体。两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天主教的信仰不是可以由人来任意仿造的一种学说,而是由基督赐予、宗徒接受并传给教会的一种天主的训言。

  谁愿意认识真理?只需要知道哪一个教会完整的保存了这个宝藏,那是宗徒们和他们的继承者所建立的教会。主教们因着无间断的继承,和宗徒们一脉相传,尤其是罗马的教会,由光荣的伯多禄及保禄建立的。他把宗徒的传统保存的完整无暇。除此之外,圣依勒内在圣经诠释学和历史哲学方面也有非常宝贵的贡献。他指出了旧约和新约的连贯性,选民的历史是包括在广大的圣传内,天主是透过以色列民族逐渐的教育了全人类。旧约和新约是这种教育的两个阶段,也是人类走向真理的两个步骤,而这两个步骤是互相补充的;而我们的圣教会呢?则是耶稣基督的奥体,是耶稣基督在历史上的见证人。教会的使命就是在引导人类不断地向天国的完成进展。

  圣依勒内的伟大著作中有许多思想对基督宗教学术的进展发生很大的影响。我们可以这么说,在所有的教父中,圣依勒内是最接近现代的人。在公元的初世纪,罗马帝国的教育中心不在雅典,也不在罗马安提约基,而是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城。亚历山大里亚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它位于来往亚非两洲的交叉点上,是世界各种宗教、文化、思想的汇集地。知识分子在这座城里是非常受人尊敬的,研究学术的设备像图书馆了、博物馆了,莫不是应有尽有。到了第二世纪的末叶,它也成了天主教光耀的中心。那是因为亚历山大里亚城的主教们特别照顾这座城里的研究基督教义的学校。这座学院可以和我们的现代大学相媲美;不但程度高,而且学科广泛,学生在这儿可以受到万能的陶成。起初,这座学院只是为训练传教员用的,但是因为教授们的声望,吸引了各地受过教育的人来到这里对哲学和宗教深造和研究。一连150年当中,亚历山大里亚城基督徒学校拥有第一流的学者担任教习。其中最著名而且留有不朽之名的有两位,就是柯勒孟和奥利振。

  我们先介绍柯勒孟。他是希腊人,原籍是雅典,生于公元150年左右。他受过当时所有的文学和哲学的教育,皈依了天主教之后,先后来往于希腊、西班牙、巴勒斯坦、埃及等地,研究圣教会的教义。公元200年起,他做了这座教义学校的老师。他领受铎品以后,献身于从事讲授教义的工作,编写教育方面的著作。教难爆发,柯勒孟的学校被迫暂时关闭。他逃到卡帕多希亚,大概在公元215年左右去世。

  柯勒孟的重要贡献是证明圣教会教义的地位绝不低于其它科学。它最吸引人的成就是在教义中融合了他所吸收的古代文化的精华。他认为,我们称为哲学的不是斯多克主义,不是柏拉图主义、伊比鸠鲁主义,也不是亚里斯多主义,而是这些学派在有关正义以及真理的阐述和讲授方面所提供的正确意见的主体。他成功地利用哲学,把圣教会的教义提升到科学层次上。柯勒孟另外一个了不起的成就是训练了一位青出于蓝的弟子奥利振。

  奥利振于公元185年诞生于埃及。父亲名叫里奥尼德,他以圣经来教育奥利振。孩子年幼的时候就已经显现出他的才华。相传,里奥尼德屡次在孩子熟睡的时候,以相当尊敬的态度口亲自己儿子的心胸。他认为圣神临在于这个孩子身上,而且圣神还祝圣了他的孩子。奥利振稍长之后,投入了柯勒孟的门下,学习圣教会的教义。公元20年,当奥利振17岁的时候,埃及发生了大教难。父亲里奥尼德被捕下狱,奥利振渴望和他的父亲一起致命殉道。而母亲却强迫他留在家里,把他的衣服给藏了起来。奥利振既不能追随父亲,就写信给他父亲,要求他的父亲务必要保卫信德,宁死不屈。他说:千万不要让步,不要为我们的缘故而让步。奥利振的父亲在他18岁的那一年殉道牺牲了。

  奥利振开始担负起一家之长的责任。他必须要抚养6个弟弟。为了维持生计,他必须要工作。那时候,奥利振已经学习了许多东西,累积了不少知识。于是,他就开办了一所学校。大学的成绩也不错,不少学生从各地来聆听这位年轻老师的课;当时的德米特留主教还特别委派他给望教者讲授要理。

  越是有学问的人,也越是感觉到自己的知识不足。奥利振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并不以自己这些轻易得来的成就感到满足。他觉得必须要继续学习,他的志愿是要以一个基督徒的身份与那些在亚历山大里亚城负有盛名的外教宿儒们并驾齐驱。于是,他把教授教义要理的工作交给一个助手去负责。自己呢,就把他的老师柯勒孟的教理学校重新再办起来。这个学校因着奥利振的努力,成绩比以前更为圆满。

  但是教难并没有结束,迫害随时都有爆发的可能。教会也处在严重的威胁和危险当中,而奥利振已经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他已经决定为基督献出自己的生命。他屡次冒着生命的危险,伴随着殉道者,直到他们受刑的地方,给他们和平的亲吻,他漫长的一生充满着工作和旅行,完全献身于教育和保卫信仰的工作。

  奥利振的学问非常的渊博,他爱好研究真理,他可以说是一个神学家、哲学家、圣经诠释家、法律学家,同时还是一个有丰富情感的诗人。他雇佣了大批的速记员和抄写员誊抄他的演说和著作。有人说他一共写了6000本著作,不过根据保守的统计,他的著作至少有800种之多。他一面写作,一面还风尘仆仆在各地往来旅行,实地的考察,各地的教诲。他的足迹所到之处有罗马、巴勒斯坦的凯撒勒亚、叙利亚和阿拉伯等地。不久,他在亚历山大里亚城的学校被迫停办了。他就到巴勒斯坦的凯撒勒雅以搭设的帐篷来继续授徒,成绩也跟以前一样的好。但是,迫害的阴影始终跟踪着他;他有许多好友都在教难中牺牲了。他虽然没有能够获得像他父亲一样的殉道致命的光荣,但至少他尝到了他日夜盼望的殉道痛苦。

  公元250年盖习物发动的教难中,他被捕锒铛下狱,饱受酷刑,在监狱当中住了三年。他从暴君严刑中死里逃生,公元254年就去世了。死的时候也已经将近70岁。

  奥利振的著作流传到现在的已经不多,而且也都已经残缺不全,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有关圣经方面的诠释和研究;第二类是神学方面的,他最著名的原则论就是圣教会的第一本神学大纲;第三类是有关伦理和修德方面的;第四类是护教方面。在亚历山大里亚城,希腊人、犹太人、诺斯底派和天主教徒短兵相接,展开了最激烈的思想战。圣教会的知识分子必须要集中力量为保卫真理而奋斗,过去的教会思想家没有办法用希腊哲学阐发信德的道理,而奥利振则更进一步,将希腊哲学和圣经以及教会的圣传融合起来。神学就这样取得了固定的形式,成为一门独特的科学。

  奥利振的思想有一部分是值得批评的,与正统的道理有所抵触。人们批评他将新柏拉图主义漫无限制的移植到圣教会的领域中。他贬低了圣子的地位,为后来亚略派所利用,以至于贬低了他在教会神学上的地位。不过,他在教会学术上的地位仍然是不可否认的。

    听众朋友,因为时间的关系,今天我们就跟您谈到这儿了,祝福您----天主的朋友平安与喜乐,下个星期我们空中再见。

评论

请你先登录再进行评论。